2023年9月19日下午,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邀请鸦片战争博物馆巡展讲座进校园,举办开展了“家风清和”主题廉洁文化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禁毒先驱林则徐典范家风为内容,是学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校纪律教育活动月的重点安排。学校在校师生共2000余人参加了本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
自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创建廉洁文化示范校为抓手,围绕“党风清明”“校风清朗”“师风清正”“学风清新”“家风清和”五大主题,不断探索开展了师生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培育崇廉奉廉赞廉的廉洁价值理念,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环境,形成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校园文化氛围,为推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本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围绕“家风清和”主题开展,分为“林家有风——走进林则徐的家风故事”专题讲座和“百年薪火——禁毒先驱林则徐家风传承展”两个部分。
“林家有风”荡心胸
《林家有风》专题家风讲座在学校报告厅举行,3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现场聆听互动,并以线上直播至全校班级进行云学习活动。讲座由鸦片战争博物馆宣教部的张翠霞、王亚楠、胡冰三位全国金牌讲解员主讲。







讲座通过禁毒先驱林则徐先生的生平事迹、书法作品以及两封家书等家风故事,深入浅出地将“林家家风”生动而震撼地呈现给师生听众,使大家清晰地认识到了清正廉洁之风如何使林则徐先生成为伟人的历程,为师生树立了清廉家风的人生榜样。
讲座最后由王亚楠老师带领现场300余名师生集体宣读林则徐“十无益”家训并庄严宣誓,将学习成效内化于心,激荡胸怀。

“百年薪火”永传承
家风专题讲座结束后,学校师生分批次参观了“百年薪火——禁毒先驱林则徐家风传承展”并聆听老师的专业讲解。

传承展分为“慎终追远、学思渊源”“家风悠远、躬身践行”“薪火永传、德厚流光”三个篇章,从林则徐承继先辈遗训、塑造自身品格,到树立家风、践行家风、传承家风,再到林氏家风绵延世泽、裕启后人,全面展示了林则徐“仁爱、清廉、奋进”之家风的源流、本质、价值和影响,为师生传承清廉典范、涵养清和家风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本次廉洁文化进校园之“家风清和”主题活动,以传承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典范家风为校园廉洁文化教育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转化为学校师生的价值共识,形成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校园文化氛围,深化了师生对廉洁文化教育的认识。
学校党总支书记余刚灵:
汽校与鸦片战争博物馆联合开展“林家有风”巡展宣讲交流活动非常好。该项活动是我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之一,是学校与鸦博馆精心打造的一堂高品质思政课。让全校2000多师生一起,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学习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的清廉刚正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让全校师生共同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精神值得全校师生继承和弘扬。接下来,我们学校还将进一步与鸦博馆合作,开展更多类似的思政课,提高全校师生的爱国情怀。
鸦片战争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张翠霞:
博物馆与东莞市汽车技术学校合作将巡展送入校园,共同举办了此次“林家有风”宣讲交流活动。活动受到学校师生的热捧。这些活动紧密结合博学东莞系列活动,采用宣讲交流和展览进校园等形式,增强学校师生对《林则徐家风展》展览的关注,使文物信息和历史知识得到延展和深入,使展览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丰富,让更多的师生在校园内就可以看展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3级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李家信:
通过学习林则徐清正廉洁的家风,深知“家风抵万金”的珍贵。我的父辈从小教育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我希望自己,以林则徐为榜样,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谨记父辈的教诲,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
23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赖勇为:
林则徐被百姓誉为“廉吏第一人”,他一身正气,铁骨铮铮。他在50岁时,写下《十无益》立为家训,作为自己的修养标准和教育孩子的原则。作为一名中职生,我被他的忠诚、勤奋和廉洁精神所触动,我希望能向林则徐学习,在保持“初心 匠心”的同时,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23级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郭子杰:
林则徐一生清白无暇,为人处世聪达谙练,是国人的楷模。从他身上,我学习到“善待家人、守住人品、修好内心”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像他那样,保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3级城轨专业学生杨佳宏:
林则徐的家风以“忠诚”、“勤奋”、“廉洁”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他的家风对我产生了深刻的触动和启示。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我希望能够向林则徐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能力水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