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专业代码:051800)
人才培养方案
2020年6月
编制说明
本方案是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结合学校《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分析报告》等相关依据编制。
本方案由学校汽车维修专业部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共同开发完成。在开发过程中借鉴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及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在对汽车维修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定位,确定了该专业的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编制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 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
二、入学要求与修业年限..................................................................................................................... 1
三、职业面向......................................................................................................................................... 1
四、培养目标......................................................................................................................................... 1
五、培养规格......................................................................................................................................... 2
(一)职业素养................................................................................................................................. 2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4
(一)公共基础课程......................................................................................................................... 4
(二)专业技能课程......................................................................................................................... 5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8
(一)基本要求................................................................................................................................. 8
(二)教学周数分配表......................................................................................................................9
(三)教学安排表............................................................................................................................. 9
(四)说明......................................................................................................................................... 10
八、实施保障......................................................................................................................................... 11
(一)师资队伍................................................................................................................................. 11
(二)教学资源................................................................................................................................. 13
(三)教学方法................................................................................................................................. 14
(四)教学及学习评价方法............................................................................................................. 15
(五)教学质量管理......................................................................................................................... 16
(六)教学实施................................................................................................................................. 16
九、毕业要求......................................................................................................................................... 21
十、附件..................................................................................................................................................22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051800)
二、入学要求及修业年限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加工制造类(05) | 汽车制造业(36),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维修业(81) | 汽车装调工(6-22-02-01) 汽车维修工(4-12-01-01) 电工(6-31-01-03) | 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安装与维护, 汽车电子检测与维修, 汽车机修, 汽车性能检测 | 1+X 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技能证书(初级); 汽车维修工(四级); 其它主机厂培训证书; 特种作业电工证(低压) |
四、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服务于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电子等企业从事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制造、质量检验、生产管理与销售等工作或到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电工职业岗位工作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树立劳动观点,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3.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能熟练规范的使用普通话、汉语拼音,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
6.具有开朗乐观性格、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7.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8.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9.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知识
① 具备较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
② 具备较好的外语知识基础,能查阅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③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④ 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⑤ 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能力;
⑥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识读汽车电路图;并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2.能力
① 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② 掌握汽车构造原理和具备对汽车进行技术评价的能力;
③ 具有汽车结构拆装调整及电器拆装能力;
④ 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⑤ 具有从事二手车鉴定估价与交易的能力;
⑦ 有制定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⑧ 具备从事汽车保险投保、查勘和理赔业务的能力;
⑨ 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专业方向1:汽车电子线路设计技能方向
①具备汽车电子线路对基本电路的理解,对元件的识别测试与焊接能力;
②具备阅读常见车型的汽车电路图并就车查找线路的能力;
③ 具备PCB板的设计与制作、Protel 电子线路设计、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设计能力;
④ 能对本人完成的产品进行调试与测试、产品参数测试与性能评估;
专业方向2:汽车性能检测
① 具备汽车性能和汽车检测的基本知识;
② 具有正确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并根据标准、规范和规程等对检测结果做出判定的能力;
③ 具备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常见简单故障形成原因,并提供维修建议的能力;
④ 具备维护、调整汽车检测设备的能力;
⑤ 具备汽车性能检测工作文件归档,评估和总结工作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历史课,以及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技能方向课、实践课、专业选修课。期中实践课包括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思想政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 | 144 |
2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 | 216 |
3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 | 108 |
4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 | 108 |
5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 | 72 |
6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 | 108 |
7 | 体育与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开设 | 144 |
8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美术课程标准》开设 | 72 |
9 | 物理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程标准》开设 | 54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使用与维护 | 了解汽车的类型、牌号;掌握汽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能初步分析汽车基本结构,能完成新车交车前检测(PDI检测),能完成汽车5000公里以内的各级维护,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完成汽车40000公里以内的维护工作,能进行车轮换位、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汽车电气系统工作情况检查等车辆维护作业。 | 126 |
2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的特点及在汽车上的应用;掌握汽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能熟练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汽车电路和电器设备的检测;会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 | 126 |
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了解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发动机大修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工具、量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会大修国产常见发动机的能力。 | 162 |
4 | 钳工基础实训 | 了解钳工的工作性质、任务;掌握钳工实训场地的主要设备,常用工量具;能熟悉机械钳工的工作内容;会钳工常用设备的技能操作;能够进行机械零件制作、鉗加工及工艺的设计。 | 108 |
5 | 汽车底盘检修 | 掌握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拆卸、装配和检验汽车悬挂、转向、制动系各总成部件,掌握ABS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排除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系统简易故障。 | 216 |
6 | 汽车电气设备 | 掌握汽车照明、仪表、中控门锁、天窗、喇叭、雨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正确运用汽车电路图、维修手册,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用基本工具、设备拆卸、检查、装配车身电气设备各总成部件,排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 162 |
7 | 汽车概论 | 了解国内外汽车文化;掌握汽车总体结构、分类与性能;能熟悉汽车基础知识。 | 72 |
8 | 汽车机械基础 | 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读取和绘制方法;能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会会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和图表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方法。 | 54 |
2.技能方向课
(1)汽车电子线路设计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Protel 电子线路设计 | 培养学生实际PCB设计与制板的技能,紧紧围绕电子CAD课程的核心技能和最终目标。基于Protel DXP2004的平台从SCH绘制开始一气呵成到PCB设计,掌握先单面板、双面板,然后过渡到四层板的设计能力。 | 108 |
2 | 汽车电子产品设计 | 对汽车基本电路的理解, 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测试与焊接,培养对产品的调试与测试性能评估能力。 | 108 |
7 | 机械AutoCAD | 通过机械制图和国家制图标准的介绍,建立起空间想象模式,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所必须的理论知识。通过机械实际案例,教程视频相结合,掌握AutoCAD机械设计。 | 36 |
(2)汽车性能检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掌握汽车性能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检测流程、检测规范、常见的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管理知识;能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前照灯、尾气、侧滑性能等进行正确的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并依据检测结果给出维修意见。 | 108 |
2 |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 熟练掌握常用汽车专项性能检测设备的使用,知道各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能对各种汽车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简单的调试。 | 108 |
3 | 汽车性能使用与检测 | 掌握汽车性能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检测流程、检测规范、常见的检测技术方法和标准,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管理知识;能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前照灯、尾气、侧滑性能等进行正确的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并依据检测结果给出维修意见。 | 36 |
3.实践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课 | 通过安装和调试整机的过程,培养学生电路识图、安装、检测和调试等专业核心技能。 | 30(1周) |
2 | 汽车电路和电气系统检修综合实训课 | 掌握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等发动机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控发动机供油、点火、进排气、控制等各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运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电器和控制系统的零、部件,能排除整车电器电路和控制系统简易故障。 | 30(1周) |
3 | 汽车维修中级工技能考证训练 | 针对中级工考证/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所涉及的实训项目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完成凸轮轴、汽油泵和转向机的检修,以及制动器的调整、离合器的调整与检修等考证项目,具备汽车维修中等技能。 | 30(1周) |
4.专业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仿真 | 通过仿真软件汽车结构教学通过丰富的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详细了解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掌握每个结构的作用原理、分类、特性、装配维修。 | 36 |
2 |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 | 了解汽车保险条款和法律法规的解读,汽车保险需求分析,汽车保险方案的设计与推荐,汽车出险后理赔咨询指导,事故汽车保险定损与费用评估,汽车保险代理与营销基本方法,保险售后服务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运用汽车保险条款,制订适合的汽车保险方案; 能运用事故汽车保险定损与费用评估方法,沟通事故汽车损伤修复预算。 | 36 |
3 | 4S店经营与管理 | 了解汽车整车销售、汽车装配件供应和汽车售后服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汽车销售业务管理、汽车构造和总成、4S店配件供应管理、4S店汽车售后服务、4S店信息反馈管理。 | 36 |
4 | 汽车维修工考证理论 | 针对中级工考证/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所涉及行业的职业素养和汽车修理相关理论知识,通过串讲、演示和模拟试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等汽车维修结构和原理的知识点,达到具备汽车维修中等技能理论知识能力。 | 36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活动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和实训实习),寒暑假为12周。周学时一般安排为28学时(按毎天安排6节课计),校外实习一般按每周计30学时。三年总学时数不低于3000学时。实行学分制,原则上一般以16-18学时计1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
公共基础课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允许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按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本方案确定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含实训实习)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一般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6—8门专业核心课和若干门专业方向课。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可根据专业实际,集中或分阶段安排。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10%。
(二)教学周数分配表
内
容 学 期 | 校内课堂教学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校内集中实训项目 | 认识实习 | 跟岗实习 | 顶 岗 实 习 | 毕业教育 | 考 核 | 机 动 | 寒暑假 | 合 计 |
专 业 综 合 实 训 A | 专 业 综 合 实 训 B | 技 能 考 证 训 练 |
一 | 17 | 1 |
|
|
|
|
|
|
| 1 | 1 | 4 | 24 |
二 | 18 |
|
|
|
|
|
|
|
| 1 | 1 | 8 | 28 |
三 | 18 |
|
|
|
|
|
|
|
| 1 | 1 | 4 | 24 |
四 | 17 |
|
|
| 1 |
|
|
|
| 1 | 1 | 8 | 28 |
五 | 16 |
| 1 | 1 |
|
|
|
|
| 1 | 1 | 4 | 24 |
六 |
|
|
|
|
|
|
| 18 | 1 |
| 1 | 8 | 28 |
合计 | 86 | 1 | 1 | 1 | 1 |
|
| 18 | 1 | 5 | 6 | 36 | 156 |
注:校内集中实训项目结合本专业实际安排,校内课堂教学周数也将随之调整。
(三)教学安排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17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9周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01 | 思想政治 | 8 | 144 | 2 | 2 | 2 | 2 |
|
|
02 | 语文 | 12 | 198 | 4 | 4 |
|
| 4 |
|
03 | 数学 | 8 | 144 | 4 | 2 |
|
| 2 |
|
04 | 英语 | 8 | 144 | 4 | 2 |
|
| 2 |
|
05 | 历史 | 4 | 72 |
|
| 2 | 2 |
|
|
06 | 信息技术 | 6 | 108 | 2 | 4 |
|
|
|
|
07 | 体育与健康 | 8 | 144 | 2 | 2 | 2 | 2 |
|
|
08 | 公共艺术 | 4 | 72 |
| 2 | 2 |
|
|
|
09 | 物理 | 3 | 54 |
| 3 |
|
|
|
|
小计:(占34.5 %) | 60 | 1080 | 18 | 20 | 8 | 6 | 8 | 0 |
专业核心课 | 10 | 汽车使用与维护 | 7 | 126 |
| 6a | 8a |
|
|
|
11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7 | 126 |
| 6b | 8b |
|
|
|
12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9 | 162 | 6a |
|
| 6a | 6a |
|
13 | 钳工基础实训 | 6 | 108 |
|
|
| 6b | 6b |
|
14 |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 | 12 | 216 | 6a |
| 6a | 6a | 6a |
|
15 | 汽车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 | 9 | 162 |
|
| 6b | 6b | 6b |
|
16 | 汽车概论 | 4 | 72 | 4 |
|
|
|
|
|
17 | 汽车机械基础 | 3 | 54 |
| 1 | 2 |
|
|
|
小计:(占33.3 %) | 58 | 1044 | 10 | 7 | 16 | 12 | 12 | 0 |
限选课 | 技能方向课 | 汽车电子线路设计 | 18 | Protel 电子线路设计 | 6 | 108 |
|
|
| 6a | 6a |
|
19 | 汽车电子产品设计 | 6 | 108 |
|
|
| 6b | 6b |
|
20 | 机械AutoCAD | 4 | 72 |
|
| 2 | 2 |
|
|
小计:(占9.2 %) | 16 | 288 | 0 | 0 | 2 | 8 | 6 | 0 |
汽车性能检测 | 18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 6 | 108 |
|
|
| 6a | 6a |
|
19 |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 6 | 108 |
|
|
| 6b | 6b |
|
20 | 汽车性能使用与检测 | 4 | 72 |
|
| 2 | 2 |
|
|
小计:(占9.2 %) | 16 | 288 | 0 | 0 | 2 | 8 | 6 | 0 |
必修课 | 实践课 | 21 | 入学教育(军训) | 1 | 30 | 1周 |
|
|
|
|
|
22 | 认识教育 | 1 | 30 |
|
|
|
|
|
|
23 |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课 | 1 | 30 |
|
|
|
| 1周 |
|
24 | 汽车电路和电气系统检修综合实训课 | 1 | 30 |
|
|
|
| 1周 |
|
25 | 汽车维修工考证训练 | 1 | 60 |
|
|
| 1周 |
|
|
26 | 顶岗实习 | 28 | 540 |
|
|
|
|
| 18周 |
27 | 毕业教育 | 1 | 30 |
|
|
|
|
| 1周 |
小计:(占19.6 %) | 34 | 720 | 0 | 0 | 0 | 0 | 0 | 19周 |
任选课 | 公共选修课 (三选二) | 2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 | 18 |
|
|
|
| 1 |
|
29 | 劳动教育 | 1 | 18 |
|
|
|
| 1 |
|
30 | 职业素养 | 1 | 18 |
|
|
|
| 1 |
|
小计:(占1.1 %) | 2 | 36 | 0 | 0 | 0 | 0 | 2 | 0 |
专业选修课 (四选二) | 31 | 汽车仿真 | 2 | 36 |
|
| 2 |
|
|
|
32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3 | 54 |
|
| 2 |
|
|
|
33 | 4S店经营与管理 | 4 | 72 |
|
|
| 2 |
|
|
34 | 汽车维修工考证理论 | 2 | 36 |
|
|
| 2 |
|
|
小计:(占2.3 %) | 9 | 162 | 0 | 0 | 2 | 2 | 0 | 0 |
合计 | 174 | 3240 | 28 | 28 | 28 | 28 | 28 | 19周 |
(四)说明
1.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一学期,根据教学实际安排进行分散开展。
2.获取中级技能等级证计2学分,参加国际性、全国性、省部级、地市级、行业内的职业技能竞赛以及各种知识、文艺、体育等竞赛中获得奖励, 可折合成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主要所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加強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本专业应配备4名及以上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名具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8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1人,并聘请2名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本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汽车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证书、实习指导老师应具有汽车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证书,同时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有良好的师德,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汽车制造与维修行业动态与车辆技术发展,有汽车维修企业车辆一般维修岗位工作经验或参加汽车维修生产实践的经历,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应聘请本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具有高等级技能证书,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从业业务经验和管理经验。
1. 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要求
(1)教师应熟悉本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经常要进行的典型工作任务。
(2)熟悉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工作流程,使用的各种工具、工作方法和劳动组织,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和环保、安全与经济性要求。
(3)能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所任课程的学习内容,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合理进行学习情境设计,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4)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实训场所、教学媒体、教师水平),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任务的设计、实施应与岗位一致。
(5)能够开发相应课程的校本教材、任务工单、任务指导书,制作教学课件,建设课程网站等相关教学资源。
(6)能够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工作过程评价。
2. 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要求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有良好的师德,对本专业课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学规律,了解和关注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动态与车辆技术发展方向, 有汽车维修企业一般维修岗位工作经验或参加汽车维修生产实践的经历,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具备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能力。
3. 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企业技术专家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善于沟通与表达。其主要工作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实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参与相关教学文件的编写;参与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参加教学培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二)教学资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制(修)订专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要指导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教学要求,规范编写并严格执行教案,做好课程总体设计,按程序选用教材,合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做好教学组织实施。
严格釆用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倡导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产教融合型教材,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广泛应用数字化教学和立体化教材。
本专业要编写一批合符校情及注重学生专业化、个性化发展的校本教材,专业核心课还必需编写相应的工作页;依拓校园网的升级,建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学校汽车仿真课室,建设逼真的虚拟实训平台,开发网上虚拟实训平台,提供丰富生动的汽车拆装、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虚拟实训资源。
(三)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德技兼备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样、有效、高质的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任务是依据教育部统颁的相关课程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推行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用信息技术改革课程教学。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核心课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普及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仿真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新型教学模式。
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开展“互联网+教学”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开展大数据、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力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完成“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学习的内容要根据汽车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汽车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来选取,其中项目化任务的选取大多为涉及多学科能力、结构较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其工作过程具有较完整的系统性,学生在完成相应的学习后能对这一领域的职业技能有所掌握。
(四)教学及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校内校外评价结合,学业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关注运用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确定期末考试考查课程,按学业成绩管理统一规定,制定各门课程成绩评价标准。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知识技能运用纳入评价范围,形成常态化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查等学业评价为主、期末考试考查为辅的过程性学业评价体系。以职业技能鉴定基础,允许用技能等级证替代一部份专业课程成绩或学分;以企业职业标准为参考依据,形成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环节的评价机制。
(五)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为实现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设课程,统一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并加强对实施性教学计划执行的管理监督和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推行学业水平测试、技能抽查、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
学生顶岗实习严格执行国家五部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制定本校的学生实习管理实施办法,加强监管。
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强化实习鉴定、技能考证、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本方案是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及专业建设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也是考核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椐。
(六)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1. 校内实训室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学、教研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基础实训室、专项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要建设一批一体化实训室,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训设备配置应不低于以下标准,主要设施设备的数量按照标准班(50人/班)配置。学校应根据本专业学生人数和班级数量,合理增加设备数量和工位数量,以满足教学要求。
校内实训实习配置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名称及型号规格、数量见下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实训室功能 | 主要设施设备 |
名称及型号规格 | 数量 | 单位 |
1 | 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 | 1.可进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二极管、三极管、继电器等实验; 2.可进行汽车起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等实验; 3.可进行电磁铁和电磁感应,对置式互感、内置式互感,法拉利左手定则,旋转式法拉利左手定则,直流电动机模型,交流发电机带整流二极管等实验。 |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盒 | 16 | 套 |
汽车基础电路实验盒 | 16 | 套 |
电磁学基础实验盒 | 16 | 套 |
蓄电池 | 8 | 个 |
2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 能进行汽车发动机的结构认知,发动机零部件的拆装、发动机附件的拆装等实训 | 汽车起动充电机 | 3 | 台 |
汽车发动机解剖台架 | 4 | 套 |
发动机各系统示教板 | 2 | 套 |
发动机起动试验台架 | 4 | 套 |
汽车总成及拆装翻转台架 | 10 | 套 |
发动机拆装工具 | 10 | 套 |
发动机维修常用量具 | 10 | 套 |
弹簧测力计 | 10 | 个 |
磁力探伤设备 | 10 | 套 |
3 | 钳工实训室 | 能够进行测量、划线、锯锉、錾切、钻孔、攻丝、刮削和装配等钳工操作 | 工作台 | 30 | 张 |
台虎钳 | 30 | 台 |
钳工工具 | 30 | 套 |
通用量具 | 30 | 套 |
台式钻床 | 3 | 台 |
砂轮机 | 5 | 台 |
平板、方箱 | 30 | 套 |
工作台 | 30 | 张 |
|
|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 能进行汽车底盘的传动系、自动变速器、转向系、制动系、行走系、悬架等各系统的结构认知,零部件的拆装、检修等实训 | 汽车前置前驱传动系解剖实物台架 | 4 | 套 |
汽车前置后驱传动系解剖实物台架 | 4 | 套 |
汽车前置前驱传动系实训台架 | 4 | 套 |
汽车前置后驱传动系实训台架 | 4 | 套 |
自动变速器实训台架 | 4 | 台 |
自动变速器总成 | 10 | 台 |
自动变速器实物解剖教具 | 4 | 台 |
机械转向系及前桥实训台架 | 4 | 台 |
动力转向系及前桥实训台架 | 4 | 套 |
电控动力转向示教实训台架 | 4 | 台 |
5 | 汽车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 | 能进行汽车的灯光信号仪表、中控、防盗、电动后视镜、电动车窗、音响、安全气囊、倒车雷达、巡航等电路、电器维修操作的实训 | 车身电器实训台架 | 4 | 套 |
汽车中控、防盗、电动后视镜、电动车窗示教台 | 4 | 套 |
汽车灯光信号仪表示教板 | 4 | 套 |
音响示教实训台架(板) | 2 | 套 |
汽车电器维修常用工具 | 8 | 套 |
万用表 | 8 | 把 |
汽车用试灯 | 8 | 台 |
汽车起动充电机 | 2 | 台 |
点火、起动系统实训台架 | 4 | 套 |
6 |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 | 能进行汽车维修行业真实的售后服务接待工作的实训 | 打印机 | 1 | 台 |
前台接待台与收银台 | 2 | 台 |
电脑 | 11 | 套 |
汽车售后服务系统 | 1 | 套 |
车辆 | 2 | 辆 |
|
|
|
7 | 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实训室 | 能进行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的考前实操训练的实训 | 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实训台架 | 4 | 套 |
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 | 4 | 台 |
汽车专用万用表 | 4 | 把 |
汽油机汽缸压力表 | 4 | 把 |
汽车发动机总成及拆装翻转台架 | 4 | 套 |
平台 | 8 | 套 |
离合器手动变速器实训台架 | 4 | 套 |
主减速器拆装检测实训台架 | 4 | 套 |
转向系及前桥实训台架 | 4 | 套 |
制动系实训台架 | 4 | 套 |
汽车五气体废气分析仪 | 2 | 台 |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 | 8 | 套 |
8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检测实训室 | 能进行汽车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和执行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发动机燃油喷射、点火、炱速等用到的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变速、动力转向、巡行(CCS)、防抱死(ABS)等系统的电子控制技术实训 |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 8 | 个 |
空气悬架 | 2 | 套 |
CAN BUS台架 | 4 | 套 |
轮速传感器 | 8 | 个 |
定速巡航台架 | 2 | 套 |
安全气囊台架 | 2 | 套 |
ABS制动系统实训台 | 1 | 台 |
万用表 | 8 | 套 |
9 | 汽车电路和电气系统检修综合实训室 | 能进行整车电路、电器维修操作,电控系统综合故障的实训 | 实训车辆 | 4 | 辆 |
208测试线盒 | 4 | 套 |
解码仪 | 4 | 套 |
万用表 | 8 | 套 |
智能电视 | 2 | 套 |
工位 | 4 | 个 |
10 |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室 | 能进行汽车起动系统、发电系统、电控发动机、发动机机械等的结构认知,零部件的拆装、检修等实训 | 车架 | 8 | 套 |
拆装工具 | 8 | 套 |
万用表 | 8 | 套 |
电子元件 | 若干 | 个 |
蓄电池 | 8 | 套 |
变压器 | 2 | 台 |
实验台架 | 4 | 套 |
11 | 汽车整车实训场 | 能进行汽车维修行业真实的维修、(一级、二级)保养作业操作实训 | 实训轿车(可共用) | 8 | 台 |
汽车维修举升机 | 8 | 台 |
压缩空气站及管路系统 | 1 | 套 |
尾气排气设施 | 4 | 套 |
汽车定期维护常用工量具 | 8 | 套 |
四轮定位仪 | 2 | 套 |
12 | 机械AutoCAD实训室 | 能进行实训项目有整车结构AutoCAD画图实训; | AutoCAD软件 | 1 | 套 |
电脑 | 30 | 套 |
电脑桌 | 30 | 套 |
音响 | 1 | 套 |
2. 校外实习基地
本专业应建立2-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和若干个顶岗实习点。大力推进与规范的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将校外实训基地建成集学生生产实习、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产教研的基地。根据本专业岗位实习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具备实训场地,设备配置满足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九、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严格执行中职学藉管理规定,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职成[2010]7号) ,“学生达到以下要求,准予毕业: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3.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实习鉴定合格。”毕业时应达到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高,坚决杜绝“清考”行为。
十、附录